做为教师招聘”必考“的“教育综合知识”“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而言,知识在于日积月累,非一日而成。不论是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清远,韶关,河源等等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都离不开“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所以要想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上拿到理想分数,记得每天做做模拟题!华图教育试题资料频道实时更新每日一练,欢迎收藏!
>>>【建议收藏】2021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招考信息大汇总
1.把大班教学、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按照不同比例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
A.特朗普制
B.设计教学法
C.文纳特卡制
D.道尔顿制
【答案】A
【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法的特点就是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兴趣,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文纳特卡制的特点是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道尔顿制的特点是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指定参考书和布置作业,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因此,本题选择A。
2.一天的早上和晚上记忆效果比较好,是避免了哪种影响的结果( )。
A.同化的作用
B.痕迹消退
C.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D.强化的作用
【答案】C
【解析】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早上学习避免了前摄抑制的干扰,因为是一天的而开始,前面没有学习行为,晚上学习避免了倒摄抑制的干扰,因为是一天的结束,没有后续学习的干扰。故答案选C。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施,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答案】A
【解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出自韩愈的《师说》,意思是:弟子不必不如老师,老师不必比学生有学问,学术有先后,学业有专精领域,就是这样。这强调了老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故答案选A。
4.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A.教育内容丰富
B.教育方法多样
C.教育机会不均等
D.教育活动融于生产、生活中
【答案】D
【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特征有:(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行的。D选项符合。(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所以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C选项不符。(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A、B选项不符。故答案选D。
5.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心理学,思维。一题多解是指按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解决一个问题,属于发散思维。故答案选D。
6.在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中,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是( )。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权威型
D.民主型
【答案】D
【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中,师生更加平等,有利于发挥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专制型教育环境里的孩子由于班主任对学生处处专制,使孩子的性格逐渐形成小奴隶性格,做事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服从别人的决定。放任型领导方式是指,放任学生而不管,使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被班主任视为无可救药而放手不管,这样的后果致使学生变本加厉。故答案选D。
7.下列不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足( )。
A.发现学习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个别化教学
【答案】D
【解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发现学习、情景教学、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并不包括个别教学。因此,本题选项为D。
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答案】D
【解析】德育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故答案选D。
8.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A
【解析】感性知识:是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描述了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是关于既定事实,定义及事物间的规则和原理等,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有关,涉及某一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性步骤。故答案选A。
9.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由( )首次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教师资格制度作出的明确规定。故本题选B。
10.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D
【解析】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道德行为是关键。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光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这种行为不单单指一个人一次行为或者活动,而是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高尚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是德行优良。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