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华图题库

首页 > 华图题库

对于《木兰诗》这一课的学习,李老师确定了以下目标:背诵全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理解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李老师的课程目标取向属于( )。

广东华图教育 | 2021-09-26 19:29

收藏

  单选题

  对于《木兰诗》这一课的学习,李老师确定了以下目标:背诵全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理解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李老师的课程目标取向属于( )。 A 普遍性目标取向 B 行为目标取向 C 生成性目标取向 D 表现性目标取向

  ---------------------------------

  正确答案:B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目标取向。课程目标取向包括:(1)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其中,行为目标取向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与评价功能。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题干中,李老师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对课堂能起到导向、控制、激励和评价的作用,这种课程目标取向属于行为目标取向。B项正确。A项: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而是强调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